6月12日下午,国际著名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孙和平院士做客白菜网大全论坛北碚校区5060全迅白菜,参观学院院史馆后,作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追梦人——我理解的方俊院士科学家精神要点与感悟》的科普报告。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纪委书记任晓华、5060全迅白菜6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5060全迅白菜院长冉亚辉教授主持。

孙和平院士参观学院院史馆

孙和平院士讲座
孙院士从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意义谈起,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进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时代的青年更需要继承并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随后,孙院士详细讲述了方俊院士的生平事迹。方俊院士出生于1904年,虽因家境贫困未能完成大学学业,但凭借对科学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方俊院士是中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地图科学的先驱,固体潮研究的开拓者。他创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中国的测绘科学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和平院士特别提到,方俊院士从一名普通的练习生起步,凭借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的成长经历充分体现了“勤能补拙”的治学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方俊院士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
孙和平院士还分享了自己对方俊院士精神的感悟,认为做到爱国奉献、勤能补拙、自强不息、严于律己这几点并不容易,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交流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科学系的一位教师提问:“孙院士,您认为新时代师范生应具备哪些科普能力,才能有效将科学家精神传播至中小学?”孙院士恳切回应:“打铁先需自身硬。在校生首先要扎实掌握课本知识,同时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做到融会贯通。唯有从‘知道’转化为‘做到’,才能将科学家精神准确、生动地传递给下一代。”现场交流气氛热烈融洽。


师生提问
孙院士的报告,深刻启示我们:作为师范院校的师生,肩负着科普重任,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要传承科学家精神,将这份“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培养更多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孙院士的科学家精神专题报告会,有力助推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发展和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了5060全迅白菜对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