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教育经典研读会”第八期在我们成功举办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5-13 14:57 浏览次数:

   2025512日,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5060全迅白菜承办,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协办,《教育研究》杂志社学术支持的“教育经典研读会”第八期,在白菜网大全论坛博雅楼503励志厅隆重举行。本期的主题是“走近《论语》的教育世界”。5060全迅白菜师生100余人现场参会,会议通过“教育经典研读会第八期”、河南省教育家云书院等平台实施视频直播,线上共计4000余人参会,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设有研读分会场。

 在开幕阶段,5060全迅白菜院长冉亚辉教授欢迎各位专家参会,并对白菜网大全论坛及5060全迅白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他表示,此次研读会在白菜网大全论坛召开,是对重庆师大的充分信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致辞。他代表学术委员会感谢重庆师大5060全迅白菜的支持,感谢引读人刘铁芳教授和呼应人刘梁剑教授、康永久教授。他表示,我们都是教育基本理论天空中的一颗星,我们共同组成教育基本理论繁星的世界。《论语》是一本经典,是中国教育文化思想的经典,也是世界的经典。《论语》是一个世界,既是教育世界,也是文化思想世界;但不仅是一个世界,也创造了一个世界,孕育创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人文社科塑造孕育建构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世界,人类不仅需要便捷的科技生活,也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论语》的精神生活。如何使《论语》和现代生活连接起来,这需要我们研读它、揣摩它、融入它。最后,他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研读会的引读人是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教授。他以“我们怎样读《论语》”为主题,展开引读。他首先解释了什么是“论”,什么是“语”,以及《论语》的三个版本和三种注疏;其次,重点回顾了自己读《论语》的出发与回返:由仰望的姿态,到反思《论语》,到转变的契机,最后到生命的融入。接着,他对《论语》从整体到每一个部分开展讲解。最后,他提出了阅读《论语》的基本方式,由“浅读:无我的相遇”,到“深读:有我的绎读”,到“深深的阅读:忘我的心读”。

                                             

 

 其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梁剑教授,以及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先后进行了呼应评议。

 刘梁剑教授从《论语》的文教世界出发,以“一以贯之”剖析篇章结构,阐述个体生命成长路径,点明孔子在轴心时代的意义及新轴心期对经典的传承。他认为,《论语》让我们重新认识学习,关注到知识与智慧的层面。读《论语》,应先放下成见,以无我的状态向世界敞开,通过切己体察实现经典与生命的相互生发,完成“学以成人”这一根本任务。

                                

 

 

 

 

 

 

 

 

 


 康永久教授认为,《论语》蕴含对个人生命体验与日常生活的谆谆教诲,诵读时易让人沉浸其中,其关于个人成人的整体路径颇具启发性。他认为,可将《论语》视为教育社会学文本,由此洞察当时社会边界及其对现代的影响。对比孔子与苏格拉底,康教授认为前者注重个人领悟、表达直观简洁,后者强调对话、思想不断推展,两者风格差异源于社会关系不同。《论语》是理解传统教育和思想的珍贵资料,也是哲学与社会学的宝库。

 最后,白菜网大全论坛教授冉亚辉总结会议。他认为,《论语》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在教育目标上,以社会成功定位教育成功,将个人视为社会组成部分,赋予教育报国治世的理想;教育思维上,是经验主义和现世主义倾向,关注现实人与事;教育方法上,“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成为中国教育基本常识;教育价值基础上,注重实践改造,关心社会秩序与人的尊严。新时代中国学者应传承先贤理想,推进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建设。

                                           

 

 

 

上一条:学校党委书记张艳带队调研5060全迅白菜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情况
下一条:学校是馆 馆是学校 生命在场——构建实践育人的生命成长共同体——学院举行基础教育论坛学术讲座